位于建宁路上的济南海鲜大市场是济南及周边地区zui大的海鲜批发市场。无论是批发还是零售,这里都是济南人买海鲜的。然而,多年来,海鲜市场却以缺斤少两闻名,不少市民向本报投诉,屡次在海鲜市场被坑:说是10斤金蝉竟然只有4斤、2.2斤海蟹却能称出3.1斤……7月22日,本报记者经过数日调查,揭露海鲜市场缺斤少两内幕,迅速引发社会关注。经过5天连续报道,海鲜大市场出台10大整改措施。同时,本报招募的“神秘顾客"长期进行监督。海鲜市场多年顽疾终于得以“治愈"。 对于海鲜市场缺斤少两的现象,此前记者早有耳闻。尤其是到盛夏季节,本报接到的“鬼秤"投诉愈发增多。7月15日,家住建宁路的市民老刘向本报投诉称,自己从海鲜市场买了10斤金蝉回到家后发现只有4斤,厚厚的袋子里整整装了6斤冰水;无*偶,同日,市民段女士告诉记者,自己在海鲜市场买了68元的鲅鱼却被称出了80元,幸亏她经验丰富,当场识破商贩伎俩,找回差价…… 像段女士这样有购买经验的,被坑了还能挽回一些损失,大部分市民只能自认倒霉。缺斤少两似乎已习以为常,“海鲜市场哪有不坑人的?"不少市民甚至出此言论,更有甚者表示,“宁愿不吃海鲜,也不愿意被他们坑。"在这个偌大的市场里,你来我往的交易里充斥着的是不被信任的“一锤子买卖"。 一位在海鲜市场从事批发生意的商贩自揭内幕:“缺斤少两是*途径,‘七两电子称’是行业潜规则,包装袋想要多厚有多厚,袋子重1两还得先装水……"面对市场商贩的各种“手段",市民防不胜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