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,不少不法商贩就打起大学生的主意。近日,记者接到报料称,青岛农业大学内有一家水果摊存在短斤少两问题。昨天,记者暗访校内水果摊,联合质监稽查人员检查5处不法水果摊,查扣6台问题电子桌秤。 “农大校园东苑博爱餐厅有一个卖水果的,一直以来以7两当一斤卖,而且,称得越多差距越大……”近日,有网友在微博报料,称校园内一些不法水果摊昧着良心赚取学生钱。“学生本来就花父母的钱,而且平时舍不得多花钱,这些商贩太可气了!”不少网友纷纷跟帖谴责。 “差距太大了,要不我们也不会发现。”青岛农业大学女学生小牛说,她经常买水果吃,但每次顶多买两三斤,有一次宿舍聚会,一下子买了十几斤水果,提着回来时就感觉有些轻了,一称足足差了两斤。 事后,同学们找摊主理论,可对方说什么也不承认。“购买时没有发票,买回去又送回来,我们都是学生,摊主耍赖也没办法!” 根据举报,昨天中午记者来到青岛农业大学东苑博爱餐厅。水果摊位于一楼拐角处,学生用完餐走出餐厅都要经过水果摊,进进出出购买水果的人很多。“买水果吗?这两天减价。”一名女摊主坐在摊位前看了一眼进来的学生说,苹果1.8元一斤(3个品种),葡萄4.5元一斤……记者随学生一起来到摊位前,挑起水果来。“快买吧,过了这两天就买不到这么便宜的了。”见记者还在犹豫,摊主一个劲催促。 记者买了两份不同品种的苹果和一份葡萄。经称重,葡萄4.9斤,合计22.4元,苹果一份3.9斤,合计7.1元,另一份苹果4.1斤,合计7.4元,三份水果一共花了36.9元。“你的秤准吗?”记者让她再称一遍看看。“你放心好了!”摊主有些不耐烦。随后,记者又来到距离这处水果摊几十米远的另一处水果摊,以23元的价格购买了一个16.6斤的西瓜。 离开校园,记者直接来到城阳稽查大队,执法人员找来标准的电子桌秤,一一对记者购买的水果称重。经称重,葡萄2062克,约4斤;一份苹果1652克,约3.3斤;另一份苹果1710克,约3.4斤;西瓜的误差则很小。三份水果中, 3.9斤的苹果差了0.6斤,4.1斤的苹果差了0.7斤,4.9斤的葡萄差了0.9斤,正如学生所说,买得越多差距越大。 记者计算了一下,葡萄按4.5元一斤算,多掏了4元,苹果按照1.8元算,两份分别多掏了1元和1.2元。36.9元购买三份水果,一共多掏了6.2元。记者在校园水果摊看到,5分钟内,就有十几个学生陆续来购买水果。 了解情况后,城阳质监稽查大队非常重视,立即安排执法人员赶赴农业大学。执法车在东苑博爱餐厅门口停下,执法人员跟随记者来到这处水果摊。摊主已换成一名男子,见执法人员进来似乎很镇定。“电子桌秤有问题吗?你们查吧!”执法人员拿出不同规格的标准砝码,放在电子桌秤上一一测量。奇怪的是,电子秤上显示的数据和砝码的误差很小。“你的电子桌秤没有申请鉴定,我们要查扣检测。”“其他摊上秤都没鉴定,凭什么扣我的!”摊主十分强硬。 为防止摊主快速在秤上做手脚,在随后的检查中,执法人员改变方式,由两名便衣先行进入水果摊,控制住电子秤后,其他执法人员再进入检测。执法人员又来到博爱餐厅北侧的一处水果店,按照同样的方法检测电子秤。问题出现了,3公斤的砝码在秤上显示3.6公斤。为了找出电子桌秤误差的规律,执法人员分别用1公斤和2公斤的砝码测试,分别显示1.2公斤和2.4公斤。摊主说,这个水果摊刚开不久,还没来得及办理营业执照,电子桌秤是朋友送的。 在随后的检查中,执法人员又在三家水果摊前发现4台类似问题秤。“这就是常说的"八两秤",就是实际8两的东西在电子秤上就是1斤。”执法人员说,这种秤都是事先调好的。执法人员当场将6台问题电子桌秤查扣,并立案调查。执法人员说,摊主使用欺骗消费者的电子桌秤,将面临zui高2000元的罚款。 |